预防流感,呵护健康
目前正值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高发季节,预防流感等季节性高发呼吸道传染病不容忽视。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流感在幼儿园的传播与蔓延,家园合力共同确保全园幼儿身体健康,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流感吧。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我们感染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易引起大流行。 流感病毒的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的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
流感的症状 1.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热和疲劳等。 2.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结膜充血。 3.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发热38℃以上,甚至继发严重肺炎。 4.流感潜伏期一般1-7天,多为2-4天。普通感冒VS流感 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之处在于: 普通感冒传染性小,是普通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由血清型的病毒引起为主,起病急,早期症状有咽干、喷嚏、鼻塞、流涕等,一周内可痊愈,病情较轻; 甲型流感由甲型病毒引起,传染性强,症状为发热、畏寒、全身不适等,发热会持续3-5天,轻者3日内痊愈,重者要两周,甚至一个月。 流感如何传播
1.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2.呼吸道传播: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唾液、分泌物等方式传播给健康的人群。 3.间接接触传播:病毒还可以通过被污染的衣物、餐具、洗漱用品等物品,经消化道或结膜途径引起感染。 4.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出现流感症状怎么办
1.幼儿出现发热、咳嗽、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患者及陪护人员需要佩戴好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2.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减少与周围人近距离接触,如确需外出时,应佩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减少疾病传播; 3.出现流感症状后注意自我隔离保护、开窗通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并经常用肥皂水及洗手液洗手,及时对被流感病毒污染物品进行消毒。 4.家里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5.充分休息,多喝水,注意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如何预防流感 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疫苗可降低感染流感病毒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远离传染源 家里有人感冒,应为患者佩戴口罩。确诊感染流感病毒应及时治疗或隔离,以免传染给幼儿。教育幼儿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让幼儿远离流感病毒携带者,避免与之近距离接触,以防感染。
健康饮食 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代谢,提高免疫力。维生素能促进体内重要代谢,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C能增强皮肤和黏膜的功能,提高免疫力。平时注意给孩子多喝水,饮食要有规律,不暴饮暴食。
讲卫生,勤洗手 幼儿在家勤洗手,多喝水,保持良好的规律作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知道饭前便后洗手,拿了脏东西之后立即洗手;家人外出回来洗手,换衣之后再与孩子接触,减少病毒感染几率。
增强体质,锻炼身体 每天让孩子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可适当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幼儿生长发育,促进钙、磷吸收;适宜的运动和游戏,强健幼儿身体,提高免疫力。
家园配合,共同预防,守护孩子的健康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冬季虽然是传染性疾病多发的季节,但只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就能有效地预防流感及其他传染性疾病,为幼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