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儿童健康之日常保健篇(一)
作者:秀涓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3-09-08 11:16:57
  

九月开学,正值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疾病高发季。气温从原来的潮湿闷热逐渐变得凉爽干燥,早晚温差大。由于儿童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较弱,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身生病。尤其是对刚刚步入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小班孩子来说,很可能在刚入园的这一个月就会先后经历皮肤过敏、细菌感染、感冒、拉肚子等各种毛病。

所以,做好秋季保健,是幼儿园和家长刻不容缓的事情。本期,我们从衣、住、行、日常保健等方面着手,整理了秋季幼儿养护要点,帮助教师、家长呵护孩子安然度过这个夏秋交替的时期。

一、情绪篇

       幼儿9月新入园,第一两个月内是适应期。当孩子们离开父母,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有的孩子会兴奋,有的孩子会烦躁、焦虑、无助,甚至哭闹,情绪不稳定、不愉快,食量下降,睡觉不踏实,有时在梦中还会抽搐、哭泣。这是因为他们面对新的环境,一开始还无法和其他小朋友、老师很好交流,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焦虑情绪和压力,这会直接影响孩子脾胃功能。脾胃受损会让孩子吸收消化能力下降,对外界抵抗力减弱,导致感冒、发烧、咳嗽等。

按照中医理论,夏季阳气旺盛,神气飞扬,秋季阳气收敛,阴气微生,天气由热转凉,天地之气的升降交替,容易造成肺气肃降与肝气升发的不适应,出现焦虑、急躁等情绪的变化。孩子的心智发育还没有完善,不会照顾自己,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也有不同,所以这时候更需要成人的悉心关照。因此,家长要保持情绪稳定,不要将自己的焦虑传染给孩子。平时,减少对孩子的负面暗示,积极配合老师正面引导,帮助孩子减少入园焦虑,相信孩子能够很快适应集体生活。

二、衣物篇

刚入园的宝宝五脏六腑都比较娇嫩,脾胃功能薄弱,消化食物的能力较差,而且腠理疏松,气血不足,因此遇上气候变化时比成人更容易患流行疾病。这也是新生入园的宝宝们容易生病的一个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入秋后,早晚气温变凉,寒气也慢慢开始出来了,通常在这样的气候里,出现感冒、腹泻、咳嗽的宝贝会明显增多。初秋潮湿闷热的气候,如果加减衣服不及时,也容易导致娃娃生病。

因此,秋季幼儿的衣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春捂秋冻对不对?

秋季不要一开始就给孩子添加过多的衣服。“春捂秋冻”是大家熟知的保健要诀,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其实,春捂秋冻都是在季节变换、气温不稳定的时候,给予身体保护和适当的刺激,以提高对冷热的耐受能力,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生病。

秋冻不是简单的“遇冷也不添加衣服”,而是及时、适当增减衣服。秋季穿衣,不露脚不露背不露肚脐。对于孩子来说,头脑可凉些,肚脐、足下要暖和,有“白露身不露”的告诫。身体壮实的孩子对冷热的耐受力较强,稍贪凉些正可清解内热,可放松些看护。身体娇嫩的孩子多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宿疾,稍有不慎,触犯贼风,容易伤风感冒,引发咳喘、腹泻等旧病,所以要细心看护,不能懈怠。

幼儿早晚应该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对于好动、容易出汗的幼儿,可以在他们背后垫一块毛巾或者在玩后及时更换衣服。同时幼儿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

  (二)秋季宝宝穿衣法则

那么,秋冬天气转凉,到底如何给娃添衣呢?

说起来也很简单,首先在大原则上,我们遵循洋葱式穿衣法就可以啦~

洋葱式穿衣法,顾名思义就是像洋葱。它的特点就是内外穿搭多层,以便及时根据周围温度变化为孩子增减衣物,好处是方便穿脱,可以根据娃的需求及时增减,室内室外自由切换~

根据保暖程度,宝宝的衣物主要分为补充层、基础层、保暖层、日常外层以及户外运动层。

通常,洋葱式穿衣法的内外穿搭遵循“内层透气排汗,中层舒适保暖,外层防风抗寒”的穿衣原则:

另外,在此基础上,我们在给孩子挑选衣物时,还应遵循方便、好活动的原则,以下是不同温度下宝宝着装指南供大家参考。

         (三)幼儿园穿衣“四不要”

1.紧身衣裤或不易穿脱的衣物

   紧身的衣裤不但容易给孩子的身体形成压迫,而且也会造成孩子难以独自穿脱衣裤的情况。难以穿脱的衣服不仅影响班级活动,还剥夺了孩子动手锻炼的机会。如果经常穿脱衣裤比其他小朋友慢,孩子就会有挫败感。

2.有绳带的衣物

  孩子活泼好动,安全意识薄弱,在玩的时候,帽子或颈部的绳带容易被钩住,腰部、裤脚的绳带也有不小心钩住移动的车辆或其它物体的可能,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对孩子来说就非常危险

3.有复杂装饰物的衣物

   孩子也爱美,特别是女孩子总喜欢一些颜色鲜艳、有亮片、水钻等装饰物的衣物。但由于这些装饰物容易划伤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者造成误食,这类衣物并不建议给孩子穿。

此外,家长要记得在给孩子穿衣服时,检查纽扣、拉链的牢固性,防止脱落后弄伤孩子。 

4.带鞋带的鞋子

 秋日天气凉,有些家长会给孩子穿系带运动鞋上幼儿园。孩子们活动量大,跑来跑去鞋带很容易散开,如果散开的鞋带被其他小朋友踩到,孩子就会被绊倒。

        (四)老师建议这样穿戴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穿衣应以安全、舒适为主,这样才是正确的穿衣搭配原则。幼儿园老师建议,秋季早晚温差大,家长们可以给孩子这样穿:

1.穿脱灵活的防风外套或背心

       建议早上入园时为孩子穿宽松舒适的防风外套,最好是带拉链的开襟小外套,这样既方便活动又方便穿脱,还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件拉链小马甲,这样宝宝到户外玩的时候可以穿上,既保暖也便于运动。

2.纯棉吸汗的内衣裤

       柔软的纯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阻断了体热丢失,孩子也不容易生病。

温馨提示

1.“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

2.爱生病、有慢性疾病的孩子切不可秋冻,否则,很容易受到风寒,引发各种疾病。

3.每年的3月、11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注意儿童穿衣增减尤为重要。

4.天气逐渐变冷,家长在家可以教给幼儿简单快速的叠衣小方法。

 

希望以上幼儿秋季穿衣方式,可以供家长参考借鉴。

 

三、睡眠篇 
    宝宝进入集体生活,各方面接触较多,易交叉感染。之前,宝宝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家庭,刚开始进入集体生活,出现一些轻微的交叉感染是正常的。而且,3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孩子,自身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较弱,对疾病的 抵抗力较差。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自然会越来越强。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秋季的温度容易滋生细菌,经常通风有利于室内不过于潮湿和闷热,这样有利于孩子呼吸新鲜空气,避免感染细菌!。同时,孩子的杯子也需要晒晒太阳,家长周末可把孩子的被褥带回家清洗。

保证充足的睡眠。常言道“春困秋乏”,秋天里人们常常容易感到疲乏,这时候保证充足的睡眠对健康十分重要。在周末居家的生活中,孩子的作息应与幼儿园时差不多,做到早睡早起,中午进行适当的午睡来缓解困乏,晚上睡前可留一点亲子共读的时间,帮助孩子缓缓进入梦乡。睡觉前,给孩子按摩按摩腹部。因为孩子脾胃比较弱,而物质生活又非常丰富,因此吃多引发各种问题时常都有。只要脾胃问题解决了,孩子的各类问题也会大量减少。 

 具体揉腹手法:

1.将手搓热,有些父母双手很难搓热,建议用热水泡一会儿,让双手和身体都热起来再做,不要把我们的寒气带给孩子。

2.将我们的手心劳宫穴对准孩子的肚脐——神阙穴。

3.手要贴在皮肤上,有一种与孩子腹部融为一体的感觉。在做的过程中,手是一直紧紧贴着皮肤,没有移动位置。力度大小要轻柔,以孩子舒服为度。每次揉至少要15分钟以上,最好半个小时。但如果孩子厌烦了,不想做了,就不要勉强。

一些简单的食疗或预防技巧  

①养肺健脾:薏仁、莲子、百合,各30克,煮粥喝;

②清肺:雪梨+麦芽糖,熬水煮;

③预防感冒:黄芪30克、白术30克、防风30克、排风藤(白英)100克、荠菜100克,加葱白100克,煮水洗脚,泡10分钟。

 四、运动篇 

       秋天最适合户外运动,应多带幼儿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经常接受空气温度、湿度、气流的刺激和阳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能增强孩子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同时促进体内钙的吸收,促进生长发育。在保证活动时间和强度的前提下,以发展基本动作技能为核心目标,兼顾该阶段幼儿发展的多种身体素质。增加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在培养生活能力的同时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量的安排、运动的组织等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具有科学性。我们可以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小班孩子的体育活动类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