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清景明 慧秀娃红色场馆探究之旅 ——秀涓幼儿园开展中大班清明节活动
作者:秀涓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4-04-02 14:55:42
  


为了培育孩子们爱家乡、爱青浦、爱祖国的情感,将一颗中国心植入孩子的心中,秀幼中大班孩子们开展“红色文化资源”项目式研习活动,幼儿自主深入感受体验了解青浦的红色场馆。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镜头一起去看看小小萌娃们的红馆之旅吧!

 

慧秀娃研红馆

 中大班的孩子们围绕青浦的红色场馆开启了一场项目式探究体验活动……

·讨论互动 初识红色场馆

探究前期教师们制作红馆的探究手册,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探究路线,孩子们对自己自己最想要了解的红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亲子打卡 调查搜集信息

“环城水系可不是水城门哦,还有很多很多有意思的公园和大桥!”

“知道书院里有很多我们青浦名人,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

崧泽遗址博物馆

环城水系

青溪园(知道书院


青浦博物馆


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视频照片搜集信息,带着相机画册实地打卡参观红馆,开展了红色场所的前期调查,对红馆里的一些内容产生了兴趣。

 

·分享交流 共商探究内容

孩子们向大家分享了他们的调查内容和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点,在讨论中大家对环城水系、知道书院、青浦博物馆、崧泽博物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明晰了自己想要探究的内容,爱我青浦的美好情感由衷萌芽。

“探究需要什么材料呢?我们要怎么探究呢?……”孩子们带着问题和小伙伴小组讨论商量、合作制定属于他们的探究计划。

·探秘调查 发现红馆秘密

孩子们带上探究工具开始了探究之旅。他们通过手机拍摄、绘画记录、采访、听讲解、录音等方式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在热闹的探究氛围中解决了小组探究的问题,进一步了解了青浦这座城市,激发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月亮1班、月亮4班

崧泽遗址博物馆

 

月亮2班、月亮3班

环城水系

 

太阳1班、太阳2班

青浦博物馆

 

太阳3班、太阳4班

青溪园(知道书院)

 

·分享发现 探讨游戏计划

探究结束后,孩子们把自己获得的知识一一分享给大家听,听了伙伴们的分享对各自的场馆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那我们可以怎么把我们探究到的内容分享给别的小伙伴呢?”

“我们可以用陶泥把陶罐捏出来!”

“我们当小小讲解员告诉给他们!”

“我们用稻草和木头把上海第一房搭出来吧!”……

孩子们小组讨论计划,决定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把探究的内容再现出来。

·游戏推进 共现红馆经验

瞧!有的在建构房子、有的在刻画陶器上的花纹、有的在表演、有的在做小小讲解员……孩子们共同制定了游戏计划,每天在自主游戏的时候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推进自己小组的探究内容,为了班级的红馆“秀”而努力。

 

慧秀娃的红馆探究“秀”

    慧秀娃们的秀场开始了!一座座红馆仿佛像真的一样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别具一格的红馆体验活动来咯。

崧泽遗址博物馆

小小讲解员们带大家一起发现崧泽遗址。

“崧泽遗址是考古学集挖掘出土的!”孩子们一起变身为小小考古家,感受探秘寻宝的乐趣。

“上海第一稻是在崧泽出土的”,孩子们一起排列着稻谷长大的顺序,体验大米的来之不易。

“上海第一房是茅草屋,上海第一村是木头建造的”,小小讲解员们带着大家用积木和稻草还原“上海第一房和村”


接着走进崧泽社会。

“上海的祖先以前是怎么生活的”,孩子们一起表演六千年前上海人的生活,感悟着过去生活的艰辛。


“这些瓶罐都是在崧泽遗址发现的,他们的作用大有不同”,孩子们用陶泥还原陶器、用水印版画印刻陶器的花纹,认识了古人的生活器具。

 

环城水系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建构环城水系,小导游讲解水城门的由来和故事,感受着水城门的壮阔巍峨!

“水城门下的浮雕刻的是青浦的船运文化,展示了以前青浦人的老城厢生活。”小小讲解员们带着大家绘制花纹,通过浮雕感受了青浦厚重的漕运文化。

 

青浦博物馆

小小讲解员带大家走进“上海古文化之源”。

“古文化馆里各种蜡像场景展现了六千年到三千年前上海人的生活!”孩子们感叹着祖先们的本领可真大,会捕鱼、养小猪、跳舞……

“古文化馆里有非常多的典藏品,陶瓷器、石器、玉器、象牙制品”,讲解员们给大家讲解了这些神奇宝贝,用陶泥“修复文物、制作陶器”。

接着走进“申城水文化之魅”。

“青浦的漕运文化是我们的骄傲,青浦是美丽的水乡”,孩子们搭建放生桥、书船,展现了申城水文化魅力。

 

青溪园(知道书院)

讲解员给大家讲了陆礼华、沈荃、潘振声、夏瑞芳等青浦名人的伟大事迹,为青浦了不起的人感到骄傲。


书法体验

光影体验


通过项目式活动,秀幼娃们了解了青浦红色文化,感受了青浦的历史发展,播下了一颗爱家乡、爱祖国妈妈的种子,相信这棵小种子在孩子们今后的人生路上生根、发芽、长大,增强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