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秀微光 向春而行 ——青浦区秀涓幼儿园党支部抗“疫”志愿服务③
撷秀微光 向春而行 ——青浦区秀涓幼儿园党支部抗“疫”志愿服务(三) 春寒料峭 当疫情突袭我们的城市 没有人是旁观者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 参与这场抗疫 青春洋溢的秀幼老师们也不例外 疫情之下 她们是老师,她们是志愿者 她们说:“我是党员,我先上!” 为了这个春天 她们用点点微光汇聚暖心力量 迎着春光,向春而行 总有⼀种力量激励人们前行,总有⼀种精神让人们感动。秀涓幼儿园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迎难而上”,甘当抗疫路上的“逆行者”,自此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秀涓幼儿园的党员教师们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踊跃报到,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凝聚正能量,加入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蓝精灵”的爱心守护 ——党员教师 张 青 秀涓幼儿园的张老师在封控期间,她第一时间参加了顺驰蓝湾社区志愿者服务队,这只服务队有个闪亮的名字“蓝精灵志愿服务队”。每一位志愿者都是爱心守护小区的“蓝精灵”。 ![]() 秀涓幼儿园的张老师在封控期间,她第一时间参加了顺驰蓝湾社区志愿者服务队,这只服务队有个闪亮的名字“蓝精灵志愿服务队”。每一位志愿者都是爱心守护小区的“蓝精灵”。
穿上“蓝精灵”的防护服就是一名守护战士。张老师作为楼道召集人,负责着114号楼所有居民的核酸检测人员召集、分发抗原试剂和发放物资,确保不漏一人。自3月31日以来,组织楼道居民核酸检测18次,发放抗原试剂13次,物资发放4次。针对楼道特殊人群,张老师总是特别关心和照顾。楼道里有两位近90高龄的老人,腿脚不便,不会自测抗原,张老师就亲自给两位老人做抗原检测。两位70岁老人不会网上买菜,已经一周没有吃到肉了,有一天突然敲了张老师家的门。“妹妹呀,你知道哪里可以卖肉的,你给我个电话,我想买点肉。”当时张老师听见后二话不说从自家冰箱里取出一袋肉送到老人手中。
张老师每天坚持居家办公,做好幼儿园的“守护”工作。作为幼儿园保育长随时掌握疫情防控工作最新动态及工作要求,同时还针对三大员做好校本培训,让每一位人员坚决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做到人人知晓,人人会做,保证复课前的消毒工作有效落实和执行,为迎接师生们的安全卫生做好最坚强的“守护”。 张老师说“这些工作虽然繁琐、费时,但社区确实需要这样一批志愿者,尤其是党员同志能够站出来,去帮助整个社区维持正常运转。”
抗疫点滴 一楼之长 ——党员教师 蒋丽娟 疫情汹汹来袭,社区管控、足不出户……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作为党员的蒋老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承担起楼组长的工作,每天24小时随时待命,全覆盖入户摸排、宣传引导、核酸检测、抗原物资分发、稳定情绪等,在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充当宣传员、战斗员,成为居委会和本楼居民的桥梁和纽带,是楼道的“贴心人”和“主心骨”。
全楼覆盖入户摸排 确保核酸不落一人 自从封控开始当晚,作为楼组长的蒋老师连夜对全楼18层,一层4户,开始“扫楼”,面对复杂的楼内情况:五湖四海的出租客、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年人、有个性年轻人……蒋老师没有退缩,精心做好各户的信息备注——4人网络公司宿舍、90岁老人无微信、孩子需要上网课……做到楼内无一死角。 每次核酸检测她采用“夹击”最高楼层和最低楼层交叉的叫号方式,快速有序,避免交叉感染。一声“辛苦了”让蒋老师感到特别的温暖,因为那是大家对她楼组长工作的肯定。 生活物资协调管理发放 确保本楼基本生活正常 封控期间,蒋老师积极配合居委会,发放8次括基本生活物资、口罩、防疫药物等,每天发放抗原检测材料,统计本楼的买药内容上报居委是必做工作,保证本楼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每日采购,包括统计、上报、收款等,成为了每天的日常工作。在楼内设立“爱心箱”也是楼内的一特色,蒋老师发起可以把家中多余的物资放在“爱心箱”,以物换物,使封控的日子充满的爱的味道。
安抚情绪不波动 邻里和谐好氛围 封控时间久了,居民们的情绪也有所波动,“楼组长,为什么今天核算检测,还要做抗原?”、“别的小区都可以出楼了?”……她针对居民的小情绪,发挥教师家长沟通所长,群内积极及时开展宣传、安抚工作,传递正能量、共筑心理防“疫”线,拿上点”小礼物”放到老人的门口,给个电话几句暖心的话,有效纾解了大家的紧张情绪。 疫情还在关键的时期,蒋老师仍在继续着每天楼组长工作,她总结着自己的楼组长工作,她说:“想做好楼组长就是5个字,那就是“三勤和三心”。即腿勤、口勤、手勤和耐心、爱心、决心。有人问腰间盘突出的蒋老师“你行吗?累吗?”“肯定啊”。但是她收获了很多‘谢谢’,感受到了服务他人的快乐,她觉得非常充实、非常自豪、非常幸福!
同心战“疫”,一起守“沪” ——党员教师 陆诗韵 疫情当前,党员向前。身着“大白”的党员志愿者,活跃在社区防疫的方方面面,这一抹亮眼的白色,绘就出疫情防控中的温暖底色。秀涓幼儿园党员教师陆诗韵就是其中的一员。
核酸检测的“监督员” “请大家有序排队,保持2米距离间隔”“麻烦大家让网课老师和学生优先检测一下,谢谢大家理解”“请提前打开二维码,把屏幕调到最亮”——虽然每次核酸时都要说上上百次,她也不厌其烦。面对个别居民的不理解和质疑,她也微笑对待,耐心进行解释。
送货上门的“快递员” “奶奶您不要出来,我把抗原试剂放在门口,您一会儿开门拿”“叔叔,这个抗原试剂会不会呀?不会的话我发好来教您”……她亲和地称呼每一位居民,耐心地分发抗原试剂,为居民们提供指导,一户户送上防疫大礼包,楼道里满是对她的称道。
孩子们的“陆老师” 作为幼儿园的保健老师,陆老师每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季节时令进行幼儿一周的科学的居家菜谱设计。在菜谱推荐之外还会附上部分做法以供家长学习制作,共同守护幼儿的健康之门。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这场战“疫”中,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共同的家园。疫情终将散去,我们有信心、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无情 志愿有情 ——党员教师 金佳虹 金老师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第一时间积极响应组织到青泽居委会报到,自此次疫情居家办公起,她做起了核酸检测点志愿者、抗原检测点志愿者,以及楼组长的工作,全力支持配合社区工作的开展。
核酸检测的“登记员” 当社区居委会通知早上6点半到点位时,她准时便迅速地穿戴好防护设备,7点核酸检测正式开始,她已做好了准备,今天她的点位是维持核酸现场秩序、登记好已做核酸的每位居民的具体楼号以及室号,发放贴纸,以便做最后的汇总。面对个别居民有些不耐烦了,金老师再次耐心地询问并登记,她也不厌其烦,微笑对待。
楼道里的“大管家” “明天7点开始核酸,大家早点起床,群里通知后再出门哦,出门带好钥匙,关闭煤气!”她也是楼道里的小小“快递员”。楼里有户人家,宝宝马上到一岁,可是家里鸡蛋没有了,没有及时团购到,妈妈在群里求助,希望邻居能接济一下。金老师马上回应,“稍等,鸡蛋马上送来。”她从家中拿取一些鸡蛋,做好消毒,挂在那户人家门口。 线上连接的金老师 她每天和家长进行线上联系,及时了解幼儿的居家情况,并提出建议和对策帮助家长解决当前的困惑,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她还整理了适合小班幼儿的手工、故事类的视频资料发送班级群里,供家长进行参考,丰富幼儿的居家生活。她每周还组织幼儿进行云陪伴的活动,让家长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在志愿者的行动中,她不是“大白”就是“小蓝”,群里每一声“谢谢!”“感谢!”……内心深感温暖!从教师角色转化成志愿者,穿梭在楼道里,确实辛苦但很值得,因为能自豪地跟孩子们说:“今天金老师又去当志愿者啦!
青春战“疫” 彰显担当 ——党员教师 张天宇 面临这场无声的战“疫”,预备党员张天宇教师第一时间向居住地居委会青湖居委会双报到,加入志愿者的队伍,她穿上防护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力量和青年精神。
核酸点位的小助手 张天宇教师是一名核酸点位的志愿者,大家的一声声“辛苦了”就像这春日里的阳光洒进心田。自4月1日封控起,这期间经过了数次核酸检测,张老师尽心尽责的参加每次核酸扫码工作。 扫码步骤并不复杂,但却必不可少,在检测点位面对12栋楼的居民,感受到了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时候遇到没有手机的老人,“爷爷奶奶你们有身份证吗?”、“爷爷奶奶你们的二维码有打印吗?”;有时候遇到有问题的居民会耐心提醒他们去找志愿者帮忙,让他们不要担心… 工作的时候她会耐心细心的提醒着每一位居民准备二维码、间隔两米、有序排队、屏幕调亮……在核酸检测点周围随处可以听见“大家排好队不要急,两米距离不要忘!后面的准备好的跟上!”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不停的重复着尽显她的责任,尽职尽责不漏一人,用实际行动积极落实防控措施。
心系孩子的张老师 张老师也不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每周定时定期都会和班级的孩子们“云陪伴”和“云沟通”,不仅给家长送去了育儿小妙招,也给孩子们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小游戏、小舞蹈……和孩子们一起线上互动一起游戏,让孩子们和伙伴们面对面,忘却不能出门的小烦恼。
张老师说:“虽然辛苦,但穿上了那一身“大白”防护服,就不再普通。”她将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不负青春韶华,彰显责任担当,不折不扣带头落实防疫要求,协助居委做好每一轮核酸筛查工作,践行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守护家园。
关键时刻显担当,危急时刻见初心。他们穿上了防护服融入了人群,与群众同舟共济,以行动筑牢“防控墙”,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守,什么是无畏逆行者!众志成城战疫情,秀幼志愿者在行动! 在这倒春寒的日子里 我们要致敬 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 也致敬每一个为抗疫而努力的普通人 她们是这个春天最美的颜色 我们坚信 心有春光,战“役”必胜!
![]() |